编者按 日前,洛浦县多鲁镇墩库孜来克村表彰了村里的民族团结典范家庭、好媳妇、致富典型等,受表彰的村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民族团结,带动乡风文明,共同奔向致富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本报今起刊登他们的典型事迹,彰显乡村奋斗者的最美姿态。
我叫果海尔萨伊普·阿卜杜拉,今年29岁,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奋斗经历,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振奋。
我婚后这些年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
我嫁入的家庭是个大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棘手的事情比较多。我爱人姊妹5个,他排行老二。我刚嫁过去的时候,小叔子小姑子都在上学,公公婆婆年事已高,婆婆患有严重高血压,曾脑梗常年吃药。那时我也很年轻,既不会地里的农活,也不会做家务,就连做一顿像样的饭都成问题。我自己的父母身体也不好,母亲因脑梗经常住院治疗,我只能抛下年幼的孩子到医院照顾母亲。婆婆拖着病体包揽了带孩子、做饭等琐碎又繁重的家务活。即使那样,她没有一句怨言,还常常开导我说:“咱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孝道为先,你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留下遗憾。我也曾脑梗过,知道其中的痛苦,你放心去照顾你妈妈,千万不要落下什么病根,家里有我呢。”
自从嫁到这个大家庭,我们就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我爱人以前跑出租,现在做玉石生意,我在村子附近的鸽子厂务工,我们的日子虽然紧紧巴巴,但还过得去。我们就尽量从牙缝里挤出钱,供小叔子小姑子上学读书。一家人对我都很好,我也从未因此抱怨过一句,如今他们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这是我最大的欣慰。他们每次回来都不忘给我们买衣服、生活用品和孩子的学习用品。他们说,没有我们的关爱就没有他们的今天,还说由于平时因无法经常照看父母,都是我这个嫂子时时刻刻忙前忙后……
让我现在想起来还感动的是公公还健在时的一件事情:那时我在鸽子厂务工,天天早出晚归,很辛苦。当时家里条件比较艰苦。有次,小姑子专门从县上给公公带了一份羊肉抓饭,他竟然一口没有吃,悄悄给我留着,还心疼地看着我说:“你工作压力大,回来还要照顾我们,辅导孩子学习,一定要把身体养好。”其实我知道他是很喜欢吃肉的,但他一块都没动。
我没有觉得我做得多么好,我只是觉得我做了一个媳妇应该做的。其实一个家庭和美很简单,做媳妇就是多一份理解包容、多一点勤劳细心、多一些通情达理。记得小叔子刚工作上班远,想买一辆车,我爱人跟我商量时,我二话没说把家里进货的钱拿出来了。
以前不知道家庭和美的重要,通过每周升国旗、听宣讲,我真正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的内涵,也为我们这个大家庭和和美美有我这个媳妇的一份功劳而感到骄傲,同时,也祝愿父老乡亲、祝愿天下所有家庭都和和美美!
(果海尔萨伊普·阿卜杜拉口述,庞玉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