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创 训练营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活动 >> 燃•创 训练营 >> 正文

燃·创 训练营|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攻略-大赛解读篇

发布日期:2023-10-24    作者:     来源:     点击:

No.1

大赛简介

“互联网+”大赛,全称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举办于2015年,目前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2019年1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工作研讨会上第六届大赛正式更名为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No.2

赛程安排

参赛报名(4月)

参赛的队伍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目前网报系统未开放,待开放通知报名。

分院初赛(4月1日-5月5日)

各分院开展大赛,选拔出优秀项目,组织骨干老师对创业计划书撰写、商业模式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专题进行培训,重点项目进行深度打造,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学院复赛。

学院复赛(5月6日-5月13日)

创新创业学院聘请院外知名创业导师组建复赛项目评审团队,根据赛道类别对项目进行盲审,确定入围学院决赛项目名单。

学院决赛(5月20日)

创新创业学院将聘请学院内外创业导师共同成立评审团,进入学院决赛的项目依次进行现场路演及答辩。

No.3

赛道介绍

01、高教主赛道

高教组赛道划分为本科生创意组、本科生初创组、本科生成长组。

参赛团队应认真了解与把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四新”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0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划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公益组: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创意组: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且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且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03、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划分为创意组、创业组。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创业组: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No.4

参赛材料

1、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也叫创业计划书)是围绕项目商业价值制定的,包含项目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可行性计划书,好的创业计划书要具备以下特点:

(1)逻辑清晰,亮点突出

(2)内容简介,数据可靠

(3)排版美观,便于阅读

2、路演PPT

路演PPT精炼化呈现,能清晰展示项目重点、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材料,PPT制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能用图表的不用⽂字

(2)能用图片的不要叙述

(3)能用模型的不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