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创 训练营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活动 >> 燃•创 训练营 >> 正文

燃·创 训练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攻略- 职教赛道解读篇

发布日期:2023-10-24    作者:     来源:     点击:

“互联网+”大赛赛道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赛道、职教赛道和产业命题主赛道,接下来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职教赛道的相关信息!

No.1

项目类型

(一)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

(二)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

(三)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No.2

参赛方式与要求

(一)职业院校(包括职业教育各层次学历教育,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可以报名参赛。

(二)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No.3

参赛组别与对象

01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职业院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或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02

创业组

1.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

2.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No.4

奖项设置

1.国赛设置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350个

2.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限前5名)

以上是关于职教赛道的相关政策解读,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比赛有初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通过查看赛事指南的相关推送,提前准备资料,积极申报项目,勇于落地实践,用“实践之土”孕育“创业之花”!

注:该篇文章解读内容均为参考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