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正文

【名师风采】陈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

发布日期:2025-09-06 点击数:

每个第一次见到陈志的人,都不会认为他是一名大学教授。黝黑的皮肤、瘦壮的身材、粗糙的手指,都是长年累月下地劳作的写照,与人们印象中的老师“相差甚远”。确实,出门一身汗,归来满身泥,置身农民中,分不清彼此……陈志常常在田间一晒就是一天,熟悉他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个地道的农民。作为一名“土专家”,陈志经常奔波于各地开展田野调研、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工作。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自治区科技特殊贡献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受聘为华南农业大学特聘研究生导师。

创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新疆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最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陈志研发的水肥一体化系列专利技术,为新疆棉花省工、节水、省肥、减药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还为农民创富增收找到了一条捷径。他曾荣获自治区专利发明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自治区、昌吉州、市科技成果1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专著4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院级课题2项,主持校企共建横向课题3项。目前,他带领团队,针对农作物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滴灌施药系列开发利用等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2CEE4

助农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他深入南北疆各县市,以其专业的学术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助力农民增产提效。带领团队每日数百公里奔波,顶着近40度的高温酷暑,在棉花、玉米、枸杞、西瓜制种、玉米制种等滴灌作物领域,深入田间地头,细致查虫,观察作物生长状况,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受益农民达10万户以上。主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主持“水肥药一体化示范推广”项目,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系列专利技术,创造助农增收节支10亿元以上。

2A9F3

培训技能,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我们要在推广关键技术上下功夫,让老百姓真正从心底里认可并接受这项技术。”陈志认为,要持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让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相关技术直抵生产一线,引领生产转型升级。他积极参加高素质农民、行业、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共计1000余场次,年培训、咨询服务学员达12000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达5000余人,使他们学有所成的同时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领头羊”,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长效目标。

潜心教育,做学生的“大先生”。陈志始终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根本任务。他的课堂上,是从来不用讲稿的,只要走上三尺讲台,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他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伴随着潇洒自然的手势,或娓娓道来,或铿锵有力,将农业生产的实战案例讲的生动有趣,将复杂的生产实用技术叙述的通俗易懂,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经常互动的融洽氛围。他讲授的《农药实用技术》《大田农作物安全生产技术》《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等课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专业课程。他还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拓宽专业视野,广泛参加各项大赛,他指导的学生在自治区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2项、铜奖2项,参加国赛荣获优胜奖。

和土地打交道几十年,尽管工作十分辛苦,陈志内心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火,35年奋战在教育一线,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他对农业科研热情不减,对教书育人初心不变。随着一批又一批身份各异的“学生”走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征途上,他育得满园桃李,在人才培养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